某銅鉛鋅礦原礦中銅主要以黝銅礦形式賦存,礦石中硫鐵礦含量高達50%以上,金屬硫化物之間共生關系復雜,部分目的礦物嵌布粒度微細,礦石的這些特點導致銅鉛精礦品位偏低,鉛精礦砷、銻含量超標。由于該選廠現(xiàn)有工藝流程具有選礦指標不達標、回收率偏低等問題,對其進行了工藝流程改造。
目前選廠采用優(yōu)先浮選工藝流程,原礦磨礦細度為-0.074 mm粒級占85%,采用一粗兩精兩掃的浮選工藝獲得銅精礦,銅浮選尾礦采用一粗三精兩掃的浮選工藝獲得鉛精礦,鉛浮選尾礦采用一粗兩精兩掃獲得鋅精礦,鋅尾礦采用一粗一掃一精獲得硫精礦。但現(xiàn)有選廠生產指標存在銅鉛回收率偏低、銅鉛精礦互含嚴重的缺點,銅回收率僅為62%,鉛回收率75%,鋅回收率90%。
銅鉛鋅多金屬礦常采用優(yōu)先浮選、混合浮選、部分混合浮選、等可浮等方案進行浮選。根據(jù)礦石性質,考察了優(yōu)先浮選、銅鉛混浮-銅鉛尾礦浮鋅-鋅尾礦浮硫、銅鉛鋅混浮等工藝對鉛鋅硫的回收情況。最終確定采用銅鉛混浮-混浮精礦再磨-銅鉛分離-混浮尾礦浮鋅-鋅尾礦浮硫的工藝回收該礦種的銅、鉛、鋅、硫。
1、礦石性質
原礦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下圖。礦石中可供回收的有價組分為銅、鉛、鋅、硫。礦石中主要金屬礦物有黃鐵礦、方鉛礦、閃鋅礦,其次為毒砂、黝銅礦、車輪礦,偶見白鉛礦、菱鋅礦;脈石礦物以白云石、方解石、石英為主,其次為云母、高嶺石。
2、改造后的選礦工藝流程
(1)銅鉛混浮
銅鉛混浮階段,將原礦研磨至-0.074mm粒級占65%,抑制劑采用六偏磷酸鈉+石灰+硫酸鋅的組合抑制劑,目的是對原礦中的黃鐵礦與脈石進行抑制。抑制劑用量為,石灰用量800g/t,六偏磷酸鈉用量150g/t。捕收劑采用乙黃藥+25號黑藥,比例為1:1,用量為50g/t。
銅鉛混浮后需要對混浮精礦進行再磨,研究表明,隨著再磨細度增加,銅鉛精礦銅鉛品位與回收率增加,當再磨細度到-0.037mm粒級占80%以后,銅鉛浮選回收率增加不明顯,因此,再磨細度選擇-0.037mm粒級占80%為宜。
(2)銅鉛分離
由于黝銅礦與方鉛礦的可浮性相近,黝銅礦與方鉛礦的分離比黃銅礦與方鉛礦的分離難度大很多。要實現(xiàn)黝銅礦與方鉛礦的分離,需強化方鉛礦的抑制。
經(jīng)過多種方案比較,本次銅鉛分離采用活性炭進行預先脫藥,然后采用z-200為捕收劑、水玻璃+cmc+yz(yz是一種無機物,不常用于銅鉛分離作業(yè))為組合抑制劑強化方鉛礦的抑制,其中yz對方鉛礦的選擇性抑制效果非常明顯。
(3)浮鋅
接下來需要對銅鉛混合浮選閉路尾礦采用浮選回收鋅,硫酸銅用量為700g/t。
3、改造結果
工業(yè)改造的原則是盡可能地利用現(xiàn)有設備。根據(jù)試驗確定的工藝流程和藥劑制度對現(xiàn)場流程實施了改造,具體改造方案包括:
(1)磨礦系統(tǒng)
降低磨礦細度,將原有的兩段磨礦改為一段磨礦,原有的二段磨礦改為銅鉛粗精礦再磨。
(2)主體浮選系統(tǒng)
閑置原銅浮選系統(tǒng),原選鉛浮選系統(tǒng)改為銅鉛混合浮選系統(tǒng),磨礦后的礦漿自攪拌桶直接引入原鉛粗選浮選槽進行銅鉛混合浮選,混合浮選尾礦進入原鋅浮選系統(tǒng)照常選鋅,鋅浮選尾礦進入選硫系統(tǒng)進行硫浮選。
(3)新建銅鉛分離系統(tǒng)
銅鉛混合精礦經(jīng)新安裝的濃密機濃縮脫藥后進行再磨,再磨后的礦漿經(jīng)攪拌桶后進行銅鉛分離浮選。銅鉛分離系統(tǒng)為新安裝的浮選機。
改造后銅精礦品位提高了6.51個百分點,銅回收率提高了8.68個百分點,鉛、鋅回收率分別提高了6.59個百分點和2.36個百分點,技術改造帶來的經(jīng)濟效益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