錫礦選礦因其共生、伴生礦物的不同,選礦方法也不相同,本文介紹錫礦石、錫石多金屬硫化礦、砂錫礦的選礦方法。
1.常用錫礦石選礦方法
錫礦石的密度比共生礦物大,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,錫礦選礦方法以重力選礦為主,但是,隨著易選錫礦石越來越少,入選礦石中錫石粒度不斷變細,因此出現(xiàn)了錫石浮選工藝。此外,由于錫礦物中往往有各種氧化鐵礦物存在,如磁鐵礦、赤鐵礦和褐鐵礦等,這些礦物用浮選和重選均不能與錫石很好地分離,因此近年來在錫礦選礦流程中又出現(xiàn)了磁選作業(yè)。
錫礦石常用浮-重聯(lián)合選礦方法,其工藝流程是:原礦碎至20mm,一段閉路磨礦至0.074mm(200目)占 60%~65%,混合浮選一粗二掃一精;銅硫分離磨至0.074mm占95%一粗二掃三精,產(chǎn)銅精礦、硫精礦;混合浮選尾礦再選硫化物后上重選。
2.錫石多金屬硫化礦選礦方法
該礦石包含錫、鉛、銻和鋅品位高,且含硫、砷、鎘、銦、銀和金可綜合回收的伴生元素及稀貴金屬元素。該礦石的礦物種類及多而且組成的部分也是非常復雜的,選礦的難度也是非常之大的。
經(jīng)過重點科技攻關,采用磁—浮—重和磁—重—浮—重兩大類原則流程進行擴大試驗,取得了較好的分選指標。
磁—浮—重選礦方法為:硫化礦浮選采用優(yōu)先混浮分離工藝,獲得錫、鉛、銻和鋅回收率分別為78.11%、85.59%、82.63%和 81.65%。
選礦流程如下:
→將原礦碎至-20mm后經(jīng)篩分分成20~4和4~0mm兩個粒級,20~4mm進入重介質旋流器預選。
→重介質旋流器重產(chǎn)品經(jīng)一段棒磨后采用跳汰預選,跳汰尾礦用2mm振篩篩除+2mm作為廢棄尾礦,-2mm進入搖床選別。
→跳汰和搖床精礦及中礦按品級 分成富貧兩系統(tǒng),分別進行再磨并進行混合浮選。
→混合浮選尾礦進行搖床選別產(chǎn)出合格錫精礦;混合浮選精礦再經(jīng)細磨進行鉛鋅分離浮選,并分別產(chǎn)出鉛銻精礦和鋅 精礦。
→重選礦泥進入Φ300mm旋流器,溢流再經(jīng)Φ125和Φ75mm水力旋流器組脫除細泥,沉砂經(jīng)濃縮、浮選脫硫后進行錫石浮選。
3.砂錫礦選礦方法
新路錫礦是廣西平桂礦務局所屬的主要錫礦之一,其砂錫礦分殘坡積砂錫礦和沖積砂錫礦兩種類型。前者品位高、儲量大,呈塊狀、囊狀和串珠狀分布;后者品位較低,分布面廣,礦體比較復雜。
由于錫石在大于5mm和小于5mm粒級中的嵌布特性有一定的差異,因此以5mm為界粗細分選。
+5mm的粗砂經(jīng)棒磨機后進行兩次跳汰選別,第一次跳汰的尾礦用搖床掃選,得到錫品位8%~9%的粗精礦進入二段磨。
-5mm的細砂,用Φ600mm旋流器分級,其沉砂經(jīng) 兩次跳汰選別,其溢流再用 Φ400mm旋流器分級并用搖床選別。